
关于上路一些基本的操作,讨论意义并不大,毕竟上路英雄千差万别,在操作上并没有太多的共通之处。宏观来说,大概只有对兵线的理解和对线时的拉扯技巧。
拉扯技巧
所谓拉扯,简而言之就是在换血中如何占得便宜,白嫖更多的伤害,因为上路英雄攻击距离,技能释放距离千差万别,故拉扯方式也不同。
除开些长手打短手的英雄(不仅限于AD,还包括纳尔、凯南等),在攻击距离相近的英雄对线时,常见的拉扯方式就是释放普攻或技能之后直接后撤,对方试图还手时,毕竟陷入追击之势,一直后退,直到对方回头,再回头打出伤害,再次后撤,如此反复,是最经典的拉扯方式。
但哪怕同为短手英雄,在攻击距离上也有些细微差距,125和175像是不可逾越的距离,运用这种方式最举重若轻的当属拥有200码攻击距离的刀妹。此类方式适用于对抗大多数上单战士,却也有些特殊情况,如面对兰博持续远距离火烤,一直后退自然行不通;面对疾跑诺手也并不适合如此贸然给身位。

具体的拉扯细节,请见之后关于具体英雄和对抗具体英雄的详解。
兵线理解
十人游戏的英雄联盟像是个小小的社会,而上单能被高看一眼的原因,正是一直经验领先全场。而换而言之,“没了等级的上单,狗都不如”。
其原因在于,上单英雄需要用等级领先支撑起自身的伤害和坦度,在等级相同的情况,上单打不动有等级加成的脆皮,输出自然不如双C,此消彼长,对方获得等级适应的加成后,打上单也变得快了许多。
而上路对线的结果,一旦是以一方穿线结束,那种领先全场三四级左右的等级是装备不可逾越的鸿沟,而被穿线的一方,几乎是遇谁都是送,身板又脆又刮痧。
所以,上单对线的最重要要素就是,一定别落后经验,哪怕是拿到弱势英雄,或者技不如人,也要采用以经济或经验的做法。哪怕落后50刀,大概就只有1000的经济,换算成装备大概是大腰带或十字镐,350血量或25AD,远不如等级落后两级的全属性差距。更何况,落后50刀的对线实属罕见,常见的20刀差距也才是一个红水晶,这样的劣势在团战中都可以忽略不计。
要怎么不落后经验?
经验和对线能力直接挂钩,对线打不过,对方获得推线权后控线,聚集大量兵线后独立或者配合队友越塔,直接打出一级半的等级差。
这是最常见的打经验差的方式,对此情况,除了慢慢提升自己实力之外,当时情况下,需要先下手为强,叫队友帮自己推线进塔,实现兵线重置。那种线不吃,远比死一次更难受。

同理,即使在自身战斗力领先的情况下,当遇到这类兵线时,尽量不要和对方对拼,一旦出现意外,直接爆炸。
出现被控大量兵线情况立马叫打野推线,是应急办法。而如何避免此类情况发生,最基本的要求是,推线时一定要推彻底,避免对方上线后控线在塔前。在无法彻底推线时,需要先将近战兵击杀。
兵线的构成由近战兵和远战兵组成,每三波兵多一辆炮车。近战兵可以理解为坦克,远战兵可理解为射手,炮车二者兼顾。所以,远程兵的推线能力远强于近程兵,在选择速推兵线时,先击杀远程兵事半功倍,但一定要推线彻底,否则,对方的近战兵会吸收大波伤害,拖延兵线进塔的时间,也就是被控兵线。
上路的生态环境
上单是绝活哥最多出现的位置,每个英雄都有专精玩家,练习一名专精英雄是称霸上路最好的方式,毕竟熟能生巧。哪怕所掌握不是什么版本强势英雄,也能在劣势对线中游刃有余。其实也根本没有什么绝对强无敌的英雄。
但对于那些某英雄场次超过一千多场却还是胜率在50%左右,作用和使用其他英雄相似的玩家来说,我个人建议该放弃了,一千多场仍不能掌握其中精髓,说明真的没缘分,再多玩也是徒劳无功,换个练练效果可能更好。
绝活哥,毕竟只是LOL玩家中的少数,大多数玩家的选角思路都是想玩什么选什么,或者出于对线Counter、适配阵容的角度考虑。
所有的上单英雄,可以做一个粗略的分类,长手上单如卢锡安,坦克上单如石头人,法坦上单如乌鸦,重装战士如鳄鱼,轻装战士如剑姬。
这其中,最容易上手也是最常见的是重装战士和坦克英雄,前者被称为“肌肉怪”,不管是双抗、攻击力还是技能面板伤害,都全面领先于其他英雄,颇有些靠身体打篮球的肌肉怪的意味,这类英雄,也是对经验经济要求最大的上单。其一是高等级能让肌肉猛男更加力大无穷,其次是没了等级的这类英雄会陷入没坦度没输出的局面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后期超级兵”。
而与之相对的轻装战士,代表英雄为上单四姐妹,这类英雄上限极高,下限也极低。因为面板属性偏弱,因此需要大量的装备,而在有了装备之后,还需要些困难的操作,才能打出装备的价值,否则便是团战一秒倒,零作用的存在。
重装与轻装的区别在于装备上是否有些明显的抗性装备,两种战士英雄在前期对线的博弈极为重要,也最见一个上单能力。当在觉得对线吃力时,坦克英雄便成了最常见解决方法。

坦克从来都和抗压二字脱不开关系,抗压的根本原因是坦克英雄对线能力薄弱,抗压的原理是肉装比输出装便宜很多,以此补回了抗压损失的兵线、镀层经济。对这类英雄的要求也最为简单,对线只要不死便是胜利,团战给好控制,承担伤害就够了。
为了应对这种“抗压”的情况,克制“肌肉怪”的前期强势,长手上单横空出世。其实,长手打短手并不起源于S10,之前便有杰斯、凯南、奎因、薇恩这些长手英雄驻扎上路,但这类角色都有明确的团队功能性。而出现在今年的卢锡安、卡莉斯塔这些英雄选出的作用,是纯粹的为了对线压制,极端的为了对线打穿一路。
打穿一路何其困难?对方一直挂在塔下怎么办?长手英雄能最多限度的将其压出经验区,在对方补塔刀时进行消耗和点塔的结合,极限的压制对方的经济和经验,从而使对方失去功能性,这便是对位打穿。
如The shy的卡莉斯塔在对线奥恩时,没能做到对线击杀,但做到了对线平推一塔。发育极差的奥恩在团战中根本撑不起前排责任,IG摧枯拉朽。

所以,选出长手上单的意义是功能性打穿一路,绝不是因为“手长对线舒服”,和对方平稳发育。试想,假设奥恩正常发育,团战里多个滑板鞋的伤害一样也打不动。如此多的职业上单,为何只有少数几个敢选用长手上单,除了英雄的局限性,更多的是这类英雄是完全走钢丝的选择,想要打出作用,比任何英雄都难。